健身知识
Fitness knowledge
分类>>三人行科普基地、孵化器……委员给冬奥场馆赛后利用支招儿
三人行科普基地、孵化器……委员给冬奥场馆赛后利用支招儿正在召开的北京市上,“加强冬奥场馆赛后利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北京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备受关注。1月24日,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北京商报“三人行”栏目邀请三位政协委员,共同探讨冬奥场馆到底应该如何高效利用,进一步带动市民了解科技知识、参与冰雪运动,推动北京冰雪产业快速发展。
李立东认为欧亿体育官网app,相比于夏奥场馆,冬奥场馆所面临的功能转型问题更具挑战性和专业性,要兼顾冰、雪两个项目的特殊规律,加之部分场馆地理位置偏远、配套设施不完善,转型难度较大。此外,冬奥场馆大多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冬季以外的时间里,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是一个急需深入调研的现实课题。
在李立东看来,奥运场馆本身就是特别好的科普场所。在冬奥场馆的建设和比赛中,先后使用了众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这么好的资源应该得到充分利用。他建议,在各场馆中建设体验区、宣传区,或是在某地建立一个专门的冬奥场馆科普展馆,把各个场馆使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都“摆”进去,让热爱科学的孩子们、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人们都能够一饱眼福,增强对冰雪运动的热爱。
李立东还建议,在冬奥场馆内举办各种冬奥科技主题的科普公益活动,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少年研学产品体系。通过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宣传活动,让青少年们深入领略冬奥项目背后的科技力量。另外,利用现有场馆的集聚效应,搭建冬奥科技主题相关的科技创新平台,为青少年提供展示相关科技创新成果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冬奥相关科技创新活动。
以冬奥遗产的科普作为链接,让青少年在冰雪的世界中去体验、探索,一方面满足了青少年对于科技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更多地参与进冰雪运动当中,进一步传播冬奥文化。
“想要实现冬奥遗产的高效利用,就要把各冬奥场馆的资源打通,串联形成合力要比单打独斗更具有力量。”曹先彬表示,我国正处于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阶段,北京又拥有大量的冬奥场馆资源,可以用于打造创业孵化器,推动北京冰雪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在曹先彬的设计中,冰雪体育创业孵化器会搭建出一个共享平台,汇集资金、人才等资源,让各冬奥场馆实现协同共享,作用效果将会达到“1+12”。当前,单个场馆所举办的活动较为单一,如能把多个场馆的多个活动或赛事进行串联,既能丰富消费者参与冰雪运动的体验,还能进一步提升场馆运营的效率。
当然,建立孵化平台的首要任务便是吸引专业人才。曹先彬表示,这些人才不局限于高端科技领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青年人也是首选。要想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建设队伍当中,就需要用冬奥文化打动他们。
根据《北京市进一步促进冰雪消费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深入实施《北京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到2025年,全市有效冰面面积不少于1800平方米室内标准冰场数量达到50块以上,每区至少建有1块室内标准冰场。
后冬奥时期,北京冰雪产业持续蓬勃发展,但仍存在消费与商务、文化等业态融合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李昕提出,当前冰雪消费与商务、文化、旅游、科技、会展等业态的融合发展仍不充分。同时,与“双奥之城”国际影响力相称的自有品牌或长期合作引进落地的知名冰雪赛事活动不多,大型赛历赛事和特色嘉年华等项目的数量、效益、知名度特别是对拉动消费的贡献率有待提高。
李昕建议,结合冬奥遗产利用特别是场馆设施赛后利用,促进冰雪产业与其他业态的有机融合,特别是与房车露营、研学、亲子游等相关消费热点的融合发展,尽快推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赛历赛事和嘉年华等活动。为冰雪产业从业主体和广大冰雪运动爱好者、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
随着冬奥场馆赛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消费者也会愈发感受到冰雪的魅力,进而推动北京冰雪产业高速发展,掀起强劲的冰雪消费动力。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